全草类

中药材牡荆的药用价值及其功效与作用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17-08-10

文章摘要

一、牡荆简介 牡荆子,中药民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。 牡荆叶,中药名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片。 牡荆沥,中药名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。 牡荆茎,中

  一、牡荆简介

  牡荆子,中药民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。

  牡荆叶,中药名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片。

  牡荆沥,中药名,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。

  牡荆茎,中药名,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枝条。

  牡荆根,中药名,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。

  二、牡荆的植物形态

  牡荆(《广志》),又名:楚(《诗经》),荆(《广雅》),铺香、午时草、土柴胡、蚊子柴、山京木、土常山、奶疸、野牛膝、布惊草、蚊香草。

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高至5米,多分枝,有香味。新枝四方形,密被细毛。叶对生,间有三叶轮生;掌状5出复叶,枝端的间有3出复叶;中间3小叶披针形,长6~10厘米,宽2~3厘米,基部楔形,先端长尖,边具粗锯齿;两面绿色,并有细微油点,两面沿叶脉有短细毛,嫩叶背面毛较密;两侧小叶卵形,长为中间小叶的1/4~2/4;总叶柄长3~6厘米,密被黄色细毛。圆锥状花序顶生或侧生,长至30厘米,密被粉状细毛;小苞细小,线形,有毛,着生于花梗基部;花萼钟状,上端5裂;花冠淡紫色,长约6毫米或稍长,外面细毛密生,上端裂成2唇,上唇2裂,下唇3裂;雄蕊4,2强,伸出花管;子房球形,柱头2裂。浆果黑色,宿萼包蔽过半。花期7~8月。

  三、牡荆的生长分布

  分布在中国中南、华北等地荒山丘陵地带,北京地区山野丘陵野生牡荆很多,是北京地区制作盆景常用的树种之一。

  四、牡荆的生长习性

  喜光,耐荫,耐寒,对土壤要求适应性强。

  五、中药材牡荆的功效与作用

  1、牡荆子:祛风化痰,下气,止痛。治咳嗽哮喘,中暑发痧,胃庙,疝气,妇女白带。

  ①《别录》:"除骨间寒热,通利胃气,止咳逆下气。"

  ②朱震亨:"炒焦为末饮服,治心痛及妇人白带。"

  ③《国药提要》:"治腓肠肌之痉挛及下肢之浮肿。"

  ④《广西中药志》:"治哮。"

  2、牡荆叶:祛风解表,除湿,杀虫,止痛。治风寒感冒,痧气腹痛吐泻,痢疾,风湿痛:脚气,流火,痈肿,足癣。

  ①《别录》:"主久痢,霍乱转筋,血淋,下部疮,湿匿薄脚,主脚气肿满。"

  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祛风解表,调气和胃。"

  3、牡荆沥:除风热,化痰涎,通经络,行气血。治中风口噤,痰热惊痫,头晕目眩,喉痹,热痢,火眼。

  ①《登真隐诀》:"治心风。"

  ②《本草抬遗》:"饮之去心闷,烦热,头风旋,目眩,心头漾漾欲吐,卒失音,小儿心热惊痫;止消渴,除痰唾,令人不睡。"

  ③《丹溪心法》:."开经络,行气血。"

  ④《纲目》:"除风热,开经络,导痰涎,行血气,解热痢。"

  4、牡荆茎:治感冒,风湿,喉痹,疮肿,牙痛。

  ①《别录》:"疗灼烂。"

  ②《本草拾遗》:"治灼疮及("及"一作"发")热焱疮有效。"

  ③《安徽药材》:"治喉痹肿痛。"

  ④《江苏植药志》:"内服治感冒;外用煎水洗皮肤病,消疮肿及风湿等。"

  5、牡荆根:治感冒,头痛,疟疾,关节风湿痛。

  《别录》:"水煮服,主心风;头风,肢体诸风,解肌发汗。"

  六、中药材牡荆的采集

  1、牡荆子:8~9月间,当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后,矧去灰屑杂质,藏干燥处。

  2、牡荆沥: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,两端架于砖上,其下以火烧之,则茎汁从两端沥出,以器承取之。

  七、中药材牡荆的的药材性状

  牡荆子:干燥的果实梨形或卵形,长3~4毫米,直径约2~3毫米,棕色,基部呈短尖状,顶端截形,有花柱脱落的凹痕。表面光滑,或有不明显的纵纹。多被有宿萼,萼筒顶端5齿裂,外面有5条明显的肋纹,并密枝灰白色短绒毛。果壳坚硬,内有黄白色种子数枚。气微弱,味淡。

  八、中药材牡荆的用法与用量

  1、牡荆子:内服,煎汤,2~3钱;研末或浸酒。

  2、牡荆叶:内服,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,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
  3、牡荆沥:内服,沸水冲,1~2两。外用:涂敷或点眼。

  4、牡荆茎:内服,煎汤,2~3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含漱。

  5、牡荆根:内服,煎汤,3~5钱。

  牡荆图片
      牡荆图片  牡荆图片
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

{${GoodPost}}
热门资讯
TOP排行榜10
相关文章
TOP排行榜10
随意打赏

用户登录

第三方登录平台: 忘记密码

用户注册

个人 企业
 

我已阅读并接受《用户协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