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5-22
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,也是中药材的名称。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,“大黄”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,在中药材市场中,形态类似于大黄的中药材比较多,这就联系到了大黄的真伪,本章小编带大家详细的看一下如何鉴别中药材大黄的真伪?
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,也是中药材的名称。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,“大黄”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,在中药材市场中,形态类似于大黄的中药材比较多,这就联系到了大黄的真伪,本章小编带大家详细的看一下如何鉴别中药材大黄的真伪?
上图为中药材大黄
一、中药材大黄的性状鉴别
本品呈类圆柱形、圆锥形、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,长3~17cm,直径3~10cm。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,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(异型维管束)散在,残留的外皮棕褐色,多具绳孔及粗皱纹。质坚实,有的中心稍松软,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,显颗粒性;根茎髓部宽广,有星点环列或散在;根木部发达,具放射状纹理,成层环明显,无星点。气清香,味苦而微涩,嚼之粘牙,有砂粒感。
二、中药材大黄的成品鉴别
大黄横切面: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。韧皮部明显;薄壁组织发达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射线较密,宽2~4列细胞,内含棕色物;导管非木化,常1至数个相聚,稀疏排列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,并含多数淀粉粒。根茎髓部宽广,其中常见黏液腔,内有红棕色物;异型维管束散在,形成层成环,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,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,射线呈星状射出。粉末黄棕色。草酸钙簇 大黄
晶直径20~160μm,有的至190μm。具缘纹孔、网纹、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,直径3~45μm,脐点星状;复粒由2~8分粒组成。
上图为中药材大黄
三、中药材大黄的用药鉴别
生大黄泻下力强,故欲攻下者宜生用,入汤剂应后下,或用开水泡服;久煎则泻下力减弱。酒炙大黄泻下力较弱,活血作用好,易于瘀血证。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。
四、中药材大黄的正品鉴别
通过看、摸等基本方法确定基本情况,主要是要看看有无大黄特有的构造叫做“星点”,有星点基本确定就是正品大黄了,最后还是要闻、尝一下大黄。
1、一般大黄以饮片类型入药,先看颜色,正品大黄
表面黄棕色(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,有横皱纹及纵沟)蛋结表面光滑,有类白色网状纹理(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,又称锦纹大黄)。
2、再看断面黄棕色;根茎髓部有星点(异型维管束),根无星点,有放射状纹理。
3、然后闻气是清香的,尝时味苦涩,嚼之粘牙,有砂粒感,唾液染成黄色。以质坚实、气清香、味苦而微涩者为佳。
上图为中药材大黄
五、中药材大黄的药用禁忌
凡表证未罢,血虚气弱,脾胃虚寒,无实热、积滞、瘀结,以及胎前、产后,均应慎服。
如用本品泻下通便,煎服时应后下,或用沸开水泡汁,否则药效会减弱。
服用大黄后,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,故小便、汗液可以出现黄色。此外,大黄哺乳妇女服用后,婴儿吮食乳汁,可能引起腹泻,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。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,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。
以上为中药材大黄的真伪鉴别方法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鉴别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
${CommentContent}